凯发真人娱乐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  • 新浪转发

学术志业与整全生活-凯发真人娱乐

来源于 2014年第14期 出版日期 2014年04月14日
中国大学不够大的困境原因多多,根本则在它的知识求取过程和共同体建设过程是两分的、老死不相往来的
□ 邱立波 | 文

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上演了一幕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观,即高等教育的飞速普及。数字就不列举了,人们只要想一想身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、研究生、专家、学者、教授、博生导师甚至“博士后导师”,就可以得出直观的印象。而奇观之中尤为奇观的是,今天的中国人对于所有这些头衔都已见奇不奇、见怪不怪了。关于类似种种,往往有若干批评、讥讽甚至恶嘲,详情也不列举了——或许来自星星的韩国同行能够矫正试听?

  奇观的出现,匹配着一种教育发展的“中国模式”,即高等教育的飞速进展,其实是嵌入在某个经济过程中来实现的。所谓高等教育的产业化,实际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奇迹的某种动力源和折射。可以说,倘若没有gdp的高速增长,中国的高等教育便不会有今天;反之,倘若没有高等教育的充分参与,中国的gdp也会减色不少。熟悉教育史的人都知道,这种现象,中国不是始作俑者,20世纪初以来,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欧美已导其先路。但也必须承认,因为中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实践,这种现象的确也登峰造极,可以说是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”。

版面编辑:邵超

图片推荐

视听推荐

编辑推荐

  • |
  • |
  • |
  • |
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
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!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,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,篇篇重磅,可信可引。
订阅


最新文章

  • 09:29
  • 09:23
  • 08:52
  • 08:07
  • 07:09
  • 23:00
  • 22:44
  • 21:11
  • 20:44
  • 20:28
网站地图